致辅导员 | 高校辅导员如何成长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发布单位:软件学院编辑:发布日期:2019/06/20浏览量:2641

一、何谓“人生导师” 

在高校里,说到“导师”,人们一般会想起“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这是指学业方面的导师。然而还有一种导师,叫做“人生导师”,也许有人会觉得疑惑:“人生导师”是谁啊?——当然就是我们高校里最具亲和力的辅导员啦!


其实早在2006年7月,国家教育部就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首次提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2017年9月,教育部又在43号令中重申了高校辅导员的“人生导师”角色——“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由此可见,“人生导师”就是在高校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你,我,他(她)”。那我们做到“人生导师”了吗?“人生导师”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我查阅了众多文献,却发现:“人生导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属于开放性社会角色。没有人规定“人生导师”应该做什么,因此也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也许正是“人生导师”角色的不可描述性,才塑造了辅导员职业角色的最高境界。 


在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面前,我们见证和陪伴着他们的每一步成长,我们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智慧,为他们指点迷津,引领他们人生成长的方向,这不就是对“人生导师”角色的最好诠释吗? 


二、如何做“人生导师” 

如今的高校辅导员大多为80后、90后,从人生经历上来看,或许没有60后、70后那么丰富,而且自身还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儿育女、赡养父母等人生重任。 

尤其是90后辅导员,可能自己比大学生们也大不了几岁,那怎样才能够担当起让大学生们心服口服的“人生导师”呢?


1、辅导员应积淀人生智慧 

辅导员自身要做一个有人生智慧的人,当学生遇到困惑迷茫时,你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为他们 “拨得云开见月明”。但是在辅导员人生阅历有限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迅速增长人生智慧呢? 


首先,辅导员可以从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中寻找人生智慧,多读一些人生哲学方面的书,比如周国平的《智慧引领幸福》、于丹的《论语心得》、培根的《人生论》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书中汲取到的思想和观点,都可以潜移默化成我们自己的人生智慧。 


其次,辅导员可以多跟年长的同事们交流切磋。高校里聚集着众多专业教师、教务行政人员等,他们在长期的教学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辅导员不应局限于自己的圈子,应主动向老教授、年长的同事们请教,向他们汲取人生智慧。 


比如,我所在学院的教务办,有一位年长的教务人员,她从事了三十多年的教务工作,那种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态度,非常令人敬佩,我们都亲切地喊她“陈阿姨”。每次我向她了解学生的考试及学习情况时,她都耐心细致地给予我回复,并告诉我“大学生的学习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 


如今,“陈阿姨”现在已经退休了,我却时时怀念起她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她在工作中与我交流的言语心得,成为了我汲取人生智慧的源泉。


2、辅导员应注重情绪管理 

辅导员这个群体的优势是年轻,充满激情与活力,很容易与大学生打成一片。但年轻有时就难免气盛,情绪上容易冲动,与大学生发生不愉快,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记得在我工作的第一年,负责管理学生社团。有一次英语协会举办活动,我给协会借好了教室,学生把教室装扮一新,悬挂起彩带、气球,并准备了水果、零食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活动进行的很好,但是结束后,学生并没有处理教室的卫生。 


我一听就懵了,立马给协会会长打电话,还没等他开口讲话,我就劈头盖脸地把他训了一通。毕竟还是学生,听到老师这么严词厉语的,顿时吓坏了,委屈地在电话里说到:“老师,真的对不起,我们以为会有保洁员来打扫的……。” 


事后,我一想可能当时也确实情绪激动了点,而且自己也有责任,事先没有嘱咐学生。把学生吓成这样,以后学生见了我岂不是要躲得远远的?那还怎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更何谈“人生导师”呢? 


辅导员日常工作比较琐碎,需要负责管理的学生动辄几百人,走访寝室、查考勤、评奖评优、资助贫困生、指导社会实践等,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情感、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难免滋生焦虑、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 


因此辅导员应注重自身情绪管理,善于识别和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适当方式来缓解和释放压力,比如听音乐、练瑜伽、慢跑、郊游等。 


另外还要学会寻求社会支持,毕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尝试把自己的想法跟家人或身边要好的同事进行分享,让他们从旁观者的角度给予你建议,也许你会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尽快走出负面情绪。 


3、 为辅导员搭建宽松空间 

不知辅导员同仁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站在教学楼门口堵上课迟到的学生,到教室里点名查旷课的学生,潜入寝室里抓睡懒觉的学生……有没有一种“猫和老鼠”的感觉?如果大学生见到辅导员来了,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话,还怎么能跟辅导员一起“畅谈人生”呢? 


由此,亦可看出我们高校里的学生事务工作,管得过于机械与死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这种方式其实并不利于培养有主体意识的大学生,也让辅导员的工作显得随时可被人替代,凸显不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 


因此,高校应给予辅导员更多宽松的空间,让辅导员从日常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走出来,集中精力发挥专长,拓展自己岗位的不可替代性,提升教育能力。 


另外,高校还应在地理空间上为辅导员营造与大学生交流的机会,如在校园里设置亭廊、户外桌椅、书吧、咖啡吧等休闲区域,让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交流,不一定局限于办公室、教室、寝室或网络;让辅导员与大学生都比较放松,更容易像朋友般相处。 


记得有个男生因多门功课挂科,面临“退学警示”,于是我打电话给他,约他来办公室,想了解他的学习情况。结果这个男生带着抵触情绪走进办公室,一见到我就直言不讳地说到:“老师,我不喜欢你叫我来办公室谈话的这种方式。” 


我想也许我们的教育工作,确实应该多拓展一些空间。正如著名作家林语堂所说:“课堂上的学问是死的,机械式的,在课堂外闲谈时论到的学问才是活的,生动的,与人生有关的。” 


曾经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对牛津大学闻名于世的“导师制”深有体会,他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中写到:“导师的秘诀就在于‘对准了他的徒弟们抽烟’,多少伟大的政治家、学者、诗人、艺术家、科学家,都是烟味儿给熏出来的。” 


此话虽有些过于诗意化,却揭示了一个道理:宽松的空间,更利于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悟性。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不应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更应是亲密的朋友、伙伴、知己。 


三、结语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迥然不同,既有风雨来袭,也有阳光灿烂。辅导员既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要引导大学生少走弯路,避开路上的崎岖泥泞,迎来光明前途与美好人生。 


因此,“人生导师”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需要辅导员心存敬畏之心,领悟人生真谛,充分发挥人生智慧,实现辅导员职业的最高价值!


Baidu
sogou